2012.5.6 文/圖:夏洛克 / Sony HX1 & IPHONE4S
銀座,日本東京,位於中央區西部的商業區,以高級品的商店街聞名。
源自 1612 年,銀幣製造所,由現在的靜岡市遷自此地,此後《銀座》得名。
時至今日,許多的百貨公司,和精品品牌旗艦店落腳於此。
週日的好天氣,許許多多的人都來此逛街。
似乎是假日的封街活動,寬廣的街道上,不見車輛,都是四處逛街的人們。
馬路的平整,道路的乾淨,真的讓我感到敬佩。
不能免俗的,一定要來參訪一下銀座的 Apple 旗艦店。
鮮明的品牌標誌,銀色的基底,呼應當地名稱之餘,也就像是 macbook 系列體現。
我常常看的蘋果知名部落格:http://www.rakunamac.tw/
也經常以此地介紹日本當地,商品新發售的活動實況。
例如:the new iPad 發售首日
http://youtu.be/A9txLBnsSXY
在店內總是不太好意思拍照,偷偷的偷拍幾張記錄一下。
這是店內電梯的式樣,全透明的玻璃帷幕,還是不免簡單的露出 Apple 的品牌識別。
大量的玻璃應用,雖然沒有像 紐約第五大道上專賣店的全玻璃帷幕打造。
但是也是 Apple 直營專賣店的要求完美體現。非常一致化的店面形式。
很可惜台灣現在還沒有 Apple 直營店的出現。
只有授權經銷通路:德誼、Studio A 等。
四層樓的賣場空間,裡面到處都是藍色 Apple T-shirt 的服務人員,
隨時準備為您介紹和解答。連老外服務員都有,專門 for english service.
1F 大致上是電腦的部分,包含 iMac 桌機、macbook pro & macbook air 等筆電
開放陳列的空間,讓民眾自行操作試用。
從照片就可以看到裡面的人之多。
鏤空的天井設計。
2F 是屬於 iPad 和許多周邊商品的世界。
這裡的結帳方式,也是比照 Apple 總公司的要求。
每個店員身上都有類似 PDA 的工具,
選好東西後,基本上你就是站在原地完成結帳,完全不需要去冗長的結帳櫃台排隊。
這個將結帳台消弭於無形的做法,到現在還真沒幾家公司做得出來。
短暫的流連後,要繼續前往銀座探訪嘍。
BTW, Apple 銀座店是直營店裡最高的一家。
每星期來店約 17,600 人次。
店平均年營收是 3,400 萬美元。
(資料 from 賈伯斯傳)
銀座,有點像是台北的信義區,或是中山北路商圈。
日本原汁原味的三越百貨。
這個好像夾縫中的大樓,大概也進駐了八家不同的餐廳吧!
銀座商圈從《銀座一丁目》~《銀座八丁目》。
這是四丁目的路牌 ~
來到三越百貨裡面逛逛了 ~
整齊明亮的賣場空間
當天類似試用活動 ~
樓上的休憩區
回到銀座街頭,巷弄內的一家獨棟 Starbucks
整個建築的調性和街頭的風格,搭配得非常融洽。
這就是人家台語說「ㄉㄧㄡˋ時啦!」
(咦?! ~ 這不是吃水果才在用的嗎? ><)
沿著街頭漫步
兩台相親相愛的車子
等候過馬路 ~
來到銀座四丁目的《歌舞伎座》。
《歌舞伎座》& 《歌舞伎町》是不一樣的,
後者是新宿區,知名的聲色場所區。
而《歌舞伎座》
則是由 松竹 - 日本五大電影公司之一(作品如:可魯、送行者等。)直營的劇場。
1889 年開幕,2010 年四月拆除。
這是如今施工工地樣貌,以及未來的期望式樣。
一番停留之後,移動腳步,轉往東京車站嘍!~
日本隨處可見的販賣機。
這裡是半截式的閘門設計。
到站之後,花了一點工夫,才從不知道地下幾層的地鐵結構,回到地面。
來到車站的 Starbucks 歇歇腳,拍拍照 ~
這裡連吧台位置都有插座設計,真是太貼心了!!
東京車站一覽
來捕捉一些日本人生活的畫面記錄 ~
日不落國的精神旗幟
車站大廳內側
車站大廳外側
商業氣息濃厚的城市一隅
日本的公車 ~
很多腳踏車停在路旁的駐車點,或是鎖在欄杆。
油電車 in Tokyo
路邊停車收費機
陽光閃耀着都會
這馬路過的才過癮嘛!
來到東京車站 丸之內側站房
二次大戰後,因轟炸被損壞的站房,於戰後第二年開始修復工程,隔年完成。
但因為物資不足,僅臨時修復。
而後通過復舊計劃案,以落成時的樣貌為目標,進行大規模的整建。
1999 年定案後,原定 2006 年開工,2011 年完工。
因美國廠商有意競標,拖至 2007 年五月動工,至今尚未完工。
給工人住的舍房,整齊穩固方正。
文藝復興式的《赤煉瓦》紅磚建築。
八角屋頂,和中央部分的三角梯形屋頂為其特色。
期待早日看到它恢復原貌嘍!
結束東京車站一訪,
下一站 東京巨蛋 來嘍!!~
待續......
S.C.